
马礼逊中心
让真理的智慧充满全地
罗伯特·马礼逊 (1782-1834)
马礼逊中心的成立,旨在创建一个连接华语神学家、神学教师、牧师、神学生、教会等与英语神学界接轨的平台,从而帮助华语教会更好地深入参与到普世基督教会的联合中。本中心通过提供基于Greystone内容的课程,并辅以中文辅导及教程,致力于将Greystone所寻求的将前现代神学教育的丰富性与最有效的现代工具理性结合的学习模式,带给华语世界。
我个人曾在Greystone学习,深深受益于她所坚持的丰富的改革宗大公性传统。作为华人,我非常高兴看到马礼逊中心愿意费力劳心,在华语神学界推行这一古典的传统。甚至英语能力有限的学生,也有机会在中文辅导员的帮助下,深入学习Greystone所提供的英语神学资源,进深他们的神学学习。我强烈推荐!
赵杰森 博士 (清教徒神学院)
拿细耳学院 教务长
马礼逊中心以罗伯逊·马礼逊命名。罗伯特·马礼逊,长老会牧师、翻译家,他作为伦敦传道会派往中国的第一位传教士,被公认为是新教入华的奠基人。
马礼逊中心的五大战略目标
支持华语神学生:帮助神学背景薄弱的华语神学新生,尽快掌握改革宗神学的基本思想。在他们学习英文改革宗神学概论性课程的同时,马礼逊中心将提供中文辅导,使他们在接受神学教育之初,就能以母语深入探讨改革宗神学。马礼逊中心的辅导老师将为他们全程提供学习帮助。
促进学术联系:马礼逊中心将为华语世界的神学教师和神学家们提供一个平台,使他们透过与Greystone的资源和学习社区的连接,能够保持持续的终身学习以及与国际神学学界的联系。马礼逊中心还将举行年度圆桌会议,深入探讨当前重大的神学议题,同时还将不定期更新中文版“Greystone对话”播客节目。
提供证书和学位项目:Greystone所有的英文资源和项目对所有人都开放。华语基督徒可以选择在英文或中文辅导员的帮助下,以英文的方式完成这些课程;他们也可以在聆听英文讲座的同时,透过华语辅导员的帮助,以中文进行课程讨论并完成作业。此外,我们正在逐步将Greystone的讲座汉化,加入字幕,以帮助华语基督徒更容易使用Greystone的资源,并获得相应的证书或学位。
提供继续教育:帮助华语神学毕业生们进一步深化神学学习,使他们在与全球基督教会的团契中不断更新对神的认识。特别是那些已经躬身牧会的神学毕业生们,可以在从事教牧工作的同时,通过积极参与Greystone学习社区、Greystone Connect以及其它Greystone的资源,来提升他们对神学的理解。马礼逊中心将尽力提供这些资源的中文和英文两种渠道,使得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参与。
帮助地方教会:Greystone致力于帮助地方教会建立Greystone团契小组,以促进会众的灵命塑造、平信徒和教牧人员的神学造就以及各种形式的针对当前热点问题(如性别问题、家庭问题、身份问题等)的培训和支持。马礼逊中心旨在协助地方教会的领袖组织小组使用Greystone的各种英文和中文资源,并派遣人员到当地教会的Greystone团契小组带领中文或英文的工作坊、周间或周末学习小组、特会讲座或微型课程等。

在华语世界,理解英语学术界甚至建立与其对话的能力,是神学研究“进入水深之处”的关键一步。作为汇聚了众多当代领先神学家的学术网络,Greystone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神学教育、教会门训和学术对话的模式。如果这一模式能够推广到华语社区,对普世华人教会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祝福,这不仅仅会丰富他们对神的认识,还会促进他们与更广泛的基督身体的联合。马礼逊中心的事工,将在这一使命的推进中发挥关键作用。
储呈龙
马礼逊中心 总监
马礼逊中心中文讨论小组:
“信仰寻求理解”在线课程的免费附加活动
在线的
主讲人:瑞安·M·赫德
时间:每周二 | 2024年11月12日 - 2025年1月28日
作为经院哲学之父,安瑟伦是介于奥古斯丁等古代教父与阿奎那等中世纪晚期教父之间的重要人物;同时,他的神学也代表了教父神学和经院神学之间的重要过渡。
安瑟伦神学的一个核心焦点是解释圣经——正如他的传记作者所言,“用理性的眼睛看清圣经中所埋藏的艰深知识”。鉴于经院哲学发展的需要,最重要的是解释圣经中的隐喻或“非正式用语”——因此,安瑟伦撰写了一些“与圣经研究相关的论文”(如《论真理》),在这些论著中,他发展了这些解经的原则(类似于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教义》)。总而言之,安瑟伦神学的目标是,基于圣经获得对我们所信之事的可理解性。因此也产生了如今很有名的一个口号,“信仰寻求理解”(fides quaerens intellectum),这也是安瑟伦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独白》(Proslogion)最初的书名。